尊敬父母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 《弟子规》细述弟子在家,出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细述家庭伦理道德,强调孝心孝行,表现对父母的孝敬,对构建“和谐家庭”起促进作用,细述了实际准则,强调通过礼仪文明促进与他人相处,对构建“和谐社会”起促进作用,细述生活规范,强调通过习惯养成,达到自我管理,对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邻居和睦相处。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道的人,向他学习,虚心请教。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虽然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敬听父母则顺犀”,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例如,每当我要来上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了很多,我反而觉得她非常唠叨,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我非常反感,不想听,现在回想起来好惭愧。通过学习《弟子规》,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正直,要诚信,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的确给自己带来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宿舍与室友相处不来,整天总是抱怨,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成绩在突出,对他人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学习《弟子规》之后,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同学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遇到事情冷静思考,不急不躁,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当一名教师,十分耕耘十分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人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