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定义 仁即是“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现在有人突然看见孩子掉入水中,都产生了惊恐,同情的心理,跳下水中把孩子救起,表现出他们见义勇为,可是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有一位老人过马路被车撞到,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救了他送到医院,老人的家属来之后,老人反咬定是年轻人推到他的,这位年轻人怎么也辩论不过他,最后找律师申辩也无能为力。为此,给我们的教训是当今社会,帮助他人时,一定要分辨清楚事故的轻重,由此看出了,人们道德良知逐渐未移化。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仁是品性,爱是感情。 自尊自爱,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尊严,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善待自己,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只有彼此的尊重和关心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坦诚待人,诚实守信,懂得爱自己的亲人我们不能背信弃义。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自其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人必定是自爱,然后别人才会去爱他;人必定是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去尊重他。自爱,这是仁德的至高境界;自尊,这是礼仪的至高境界。) 爱亲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以亲爱之心对待自己的亲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推及到以爱惜之心对待万物。 爱人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年轻幼小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外出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尊老爱幼,尊师敬长,要懂得礼貌,团结友爱。 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去学习文献和知识。爱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一起生长,万物与我融为一体,)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人们滥砍乱伐,竭泽而渔,引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洪涝旱害,干旱,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眼睛,而应该从长远的利益而着眼。如果是被欲望牵动,被私心蒙蔽,产生厉害冲突,愤怒互相激发之时,就会损害万物,毁伤同类,无所不为,人都是有私心的,有的是孪生兄弟,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争吵,甚至互相惨杀,以至于有骨肉相残的,这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就灭亡了。 仁的价值: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灭,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说:“人民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面对水与火,我看见溺水蹈火而死的人,却没见过践行仁德而死的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希求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即使有了富贵,也不能安处;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嫌弃的,不通过正当途径摆脱,即使处于贫贱之中也不逃避。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德,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速度,城乡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然而,有的人却违背良知,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利益,抢劫,杀人放火都干得出来,最终导致生命结束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