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中华名族的一种优良品德,但是,一提到“忠”,大多数人联想到的是“忠君”,“愚忠”等。其实,这并不符合原始儒学的“真精神”。原始儒学的“忠”,既是个人修养之道,也是社会交往之道。当然,也可以用于政治,成为治世之道。
“忠”是形声字,“从心,中声”,其本意为发自内心的忠诚、真诚。儒家认为,人应该坚持此“忠”,恪守此“忠”。
“尽己之心为忠”,所谓“忠”,便是待己以“忠”,待人以“忠”,待事以“忠”,即自我守之以“忠”,同时以“忠”待人,并且尽职尽责的对待事物,全心全意、尽心尽力的去完成任务。孔子重视“忠”,也推崇“忠”。在他的学生曾子看来,孔子追寻的“一以贯之”的“道”,无非就是“忠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