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善与不善的区分在有智慧的人心中有一定的标准,亦即有智慧的人必定拥有自己独立的普适的价值观。一个平常的世俗之人是不能理解智者看似“愚蠢”的行为的,因为他们彼此在骨子里所看重的东西不同,前者对如过眼云烟般的形而下的“器”始终放不下,后者则对形而上的“道”孜孜以求。价值观的形成源于生活体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贤愚,我们关于德与善的判断力是在整个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带有一定的时代的普适性(其中也有个人的独特性),如若妄想用暴力的手段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体制表示不满,必会遭到社会中的人的唾弃。所以,真正的智者应是顺应时势,会在当下生活,但又不满足于时势,敢于追求自己看重的一切,即勇于实践抱复的人。也可以这样说,智者亦是善者,他们的追求不会违背善(因为其价值观的普适性),只能是与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