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孔子的“仁”具有政治的内容,是一种治国之道,其基本内容是“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之符合周礼)。”他还认为“仁”与“不仁”是是否能守国的关键,所以为政要小心谨慎。办事要慎重,像接待贵宾一样,也要像在大祭一样。对待民众,统治者要仁爱,施行仁政。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做到“仁”,要从近处做起。孔子不重视天道,也不相信鬼神,更多的是重视“人道”。所以人道就是“仁”学,孔子强调了“人道”的重要,专门论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在儒学思想史上可以说是孔子的重大贡献。
在儒家看来,一个真正实践仁道的人,其追求是不受时代、环境所影响的,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固执地坚持,而是在危乱的时候就隐居起来,在天下有序的时候再出来。因为世道乱的时候社会上的思想也必然是混乱的。但从总体上来看,孔子还是认为,一个读书人就应该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即使在乱世的时候,也“知其不可而为之”,竭尽自己的力量去挽救社会。这表现了儒家的“入世”思想,这是一种践行仁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