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仁 三 仁与爱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是什么?“仁”!当代人喜欢西方的“爱”然而,这伟大的理念很快就变味了——“爱你一回!”这还是真正的爱吗?当代不是。 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建立在仁慈品质之上的爱,是奉献式的道德之爱,如果一种爱的感情不是以仁慈的品质为基础,这种爱就是一种情绪,或者是一种由功利的原因而引起的感情。所以仁就像是根,恻隐就像是萌芽。敬爱自己的亲人,爱护人民,爱护万物,就像是从仁的根扩展到枝叶处。 孟子所说的性善,是从本体之处来说,指仁义礼智处于发状态。而宋朝的程景和程钶说“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朱熹只讲说仁,便会忽略了道德的功夫……又向来离开了“爱”字,凭空去揣摩“仁”,“仁”就不会有真实显现之处,所以,这种说法模糊,奇怪,弊端白出。 性和情虽然有时未发状态和已发状态不同,但是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处延和内涵都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事物持续的态度。 比方:对日本污辱,对敌人,我们会善待,这就是“仁”,“爱”就狭窄多了。一个人的仁慈品质,并不是只有在道德行为发生时才存在。虽然我们人的肉体或早或晚的会离去,因为生物的进化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只要我们心中具备仁与爱,只要我们坚定持之以恒仁爱间的和谐发展,就算生命再脆弱,我们所作所为也是应该的。 虽然有些时候,爱与仁会发生些冲突,但是我们应该做好克制它们。人的一生最为关键的也就那么一二步,对错一生,但是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需要永恒,常常会变的,时过迁境,可能就变的。司马相如爱过ersonName ProductID="卓之" w:st="on">卓之ersonName>君,此时此地的爱是真的。若于年后这轻狂才子又爱上了更年轻漂亮的女孩,早年的爱变了!“爱你一回”比这更短暂,实质是玩玩而已。 爱人一旦错过,生活不可能重新来过,让时光倒流,给我们一次再次重新选择和把握珍惜的机会。一次错过,或许就可以改变一生;一次珍惜,或许也可以成就一生;一次放弃,或许可以决定一生,珍惜和把握生活,真的往往也就在一线间。是珍惜或放弃的一念之差,珍惜了,或者成为佳话,从此拥有,幸福今生;放弃了,稍以犹豫,或许永远与幸福无缘,从此错过,遗憾终生,这就是爱。 就像我爱威猛的老虎,可是后来听说老虎会咬人又觉得可怕,再也爱不起来了,但是我能理解老虎的本性,我不会故意的去伤害它,容忍它的存在,繁殖,这就是仁。 所以说仁是根,爱就是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