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仁的对象 “仁”按孔子的解释是:“仁者爱人。”韩愈“仁”定义为“博爱。”仁,既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韩非子解老》中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意思是:仁,是说内心欣然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地灾祸而难过。只要你不是虚假的和别人相处,就一定会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仁是来源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仁,也要自尊自爱。《法礼君子》中写到:人必其自爱也,然后爱人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是说:人必定是自爱,然后别人才会去爱他;人必定是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尊重他。自爱,这是仁德的至高境界;自尊,这是礼仪的至高境界。一个人在生活中,只有做到自爱,才会去爱别人。试想一下,一个人连对自己都不爱,随意伤害自己,那么他是不可能对别人又多好,就算看起来他是在爱别人,那样的爱也是假的,不是发自内心的,这严重违背了仁德原则。并且爱是先从自己再到自己的亲人,才能爱别的陌生人,才能去爱广大的人民。所以王安石说到,爱自己是仁的开始,可以推及到爱他人。我们也要爱亲人,这也是孝的要求。亲人包括亲戚朋友,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给我们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都不爱他们的话,还有谁爱他们呢?对仁,也要分清对象,要把仁慈之心,给有良心的人。用这种仁慈之心感化别人,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孟子尽心上》中写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是:以亲爱之心对待自己的亲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推及到以爱惜之心对待万物。所以仁的对象,先是要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再者就是要爱自己的亲人,只有爱自己的亲人了,才有可能把这种仁推广到爱人民、爱万物,这样也算得上是博爱了。《孝经圣治章》中写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是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别人的,叫“悖德”;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去尊敬别人的,叫“悖礼”。我们只有先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够爱更多的人。《墨子兼爱中》写着:对待他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他人的家庭,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这就是爱人民,只有仁慈的人才会爱人民。如果对于仁的理解,没有做到“仁者爱人”只有对自己的仁,这是自私的表现,这是没有做到真正的仁的。《传习录》中就写到,人各有自己的私心,甚至于视父、子、兄、弟如仇人的情况。圣人为此担忧,所以推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道,来教导天下,使之能克制私欲,除去蒙蔽,以恢复心之本体的本来共同面目。 仁的对象是自己,自己的亲人,再道广大人民。并且毫无偏私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