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超越生死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蔡玉洁

学号:11311016

时间:2012512

超越生死

有人认为,人从出生起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不!这太消极了。我认为人从生下一刻起就是不断与死亡作斗争。固然最后的死无法抗拒也无从更改,但在这赤裸裸的来去之间,在这匆匆的生死之间,我们应珍惜活着的每一刻并竭力使之更为光彩动人。

生是一种责任,而死并非是解脱,它应成为完成这责任的标志。生命是漫长的跑道,无论你在途中跌倒多少次,只要你努力过并坚持下来,终点线上迎接你的就会是鲜花和掌声。即使是无色的花,那也是感动的泪;即使是无声的言语,那也是赞许的目光。生命之火的熄灭并不意味着灵魂也黯然消沉了。为什么有的人生得肮脏,死得龌龊;有的人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什么有的人死不瞑目;有的人死而无憾;有的人含恨逝世;有的人安然辞别?其实,有什么样的生,就应有什么样的死。生是死的序幕,死是生的尾声,故死是不足为惧的。我们无法选择死的时刻,但我们可以选择生的姿态和意义。唯有这样,才会使精魂在肉体消失后生生不息,让生命在死后永远延续……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确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死。从尘土来,最终将归与尘土。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就好比一次旅游一样。可当真正死亡来临时又有谁能坦然面对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对项羽的写照。当阵阵秋风从项羽吹过,这位曾经雄霸一方的霸主就这样死了,仅仅是因为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可他曾想过,他这一死是解脱了一了百了,但那江东的父老可怎么办?

拥有雄心壮志的他可曾听说过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许他想过可他放不下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死。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失败。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由他嘴中说出来。无颜见江东父老他无颜见的是自己的失败。过高的要求自己使他走向了那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人走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甫志高就是一个从狗洞中爬出的人。他为了自己能苟延残喘几载,他选择了从狗洞中爬出来生存。他可曾想过他的几栽是他拿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我读文天祥的这句诗时,我才明白什么才是生与死的选择——生要无愧于心,死要无愧于地。这才是正真的生死之道。死要死的其所,生要生的无愧心。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5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