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1级文秘

姓名:阿尹鑫

学号:11311012

时间:2012.4.27

电话号码:18787476168

卷一

           仁与爱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德有伤。贻亲羞。这一句是父母他们最大的愿望,无非将来小孩子在社会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做个对人民有益的人,那是父母最期望不过的了,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伤心,非常的难过。为什么?从小我们就在父母这么辛苦的养育之下,才能养育长大。我们如果不懂得珍爱自己,没有报恩的心不打紧,还让我们的品德有瑕疵。这个品德有瑕疵,就是什么?譬如说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就是你品德上的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上的瑕疵。为什么?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游荡,肯定没好事,年纪轻轻就跟别人喝酒,这也不是好事,这些就是品德上的瑕疵。或者赌博、打电动,输了很多的钱,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严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有父母的伤心而已。

一个人的仁慈品质,并不是只有在道德行为发生时才存在。当道的行为未发生时,仁慈品质即以“未发的状态存在着,当道德行为正在发生时,仁慈品质即以“已发”的状态存在着。

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动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如果割裂了仁与爱之间的关系,爱不已仁为根基,则爱就成为了一种飘忽的情绪,流为索取式的爱。

有些是因为不给老人看病儿而让老人静静等死,有些是让老人生活在最最贫穷状态,还有一位老人,子女七人,老人却是被活活饿死!我在落泪的同时,也陷入深深的绝望: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制度还不太完善,还无法让每一位老人安度晚年,逐步健全养老体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道德被无情的拜金主义给取代了,在古人看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顺是第一位的,可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道德教育方面好像有所缺失,致使现代社会在传统思想道德方面也大大空白!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