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1#

现在的所谓孝道,只看作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缺乏敬爱之心,拿什么去区别对待二者的不同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很多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就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安度晚年,这样他们看似对老人也尽了赡养的义务,同时也省去了他们许多的义务,将老人送到老人院之后长期不去看望,有的老人因为忍受不了养老院的孤寂而自杀,有的甚至哀求自己的子女去看望他们。可见对于这样老人他们的子女尽了养的义务,却没有尽到赡的义务。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充分说明了子女对于老人的孝缺乏敬爱之心。真正对父母孝顺,不能只是在居住和饮食上尽到赡养义务,更要从精神上做到“敬”,因为只有尊敬父母,才能看出内心的孝敬之情。

父母对于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辛苦一辈子只是想让我们过得更好,他们不图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回报。我们唯一能够报答他们的就是让他们对我们放心,让他们觉得我们过得好,只是这样他们就满足了。所以抽点时间多回家看看,多和他们聊聊心里话,帮他们做做家务。有时他们真的很孤寂,原因是他们真的很想念我们,再忙再累也不要忘了时常给家里打个电话。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5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两则报道:一是父母长年住在养老院里无子女去看望,老人长年处在一种极度的孤寂当中,在记者去采访之时,老人居然对着镜头洒泪跪求子女能够去看望他们一眼:二是一老母亲生病住院,起初还有子女去看望,后来时间久了便不见了踪影,医院要进行治疗联系家属签字时,子女的答案却是:他们很忙,医院尽管治就是了,钱不是问题。后来再打几个子女都联系不上了。

这让我对中国传统美德中,仁之根本的“孝”产生了深思,父母千辛万苦将我们养育成人,然而我们又是怎么来回报父母的这份恩情的呢?

现在的所谓孝道,只看作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缺乏敬爱之心,拿什么去区别对待二者的不同呢?将老人仍在医院或是养老院,对他们不管不问,可见对于这样老人他们的子女尽了养的义务,却没有尽到赡的义务。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充分说明了子女对于老人的孝缺乏敬爱之心。真正对父母孝顺,不能只是在居住和饮食上尽到赡养义务,更要从精神上做到“敬”,因为只有尊敬父母,才能看出内心的孝敬之情。

孝道难在子女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年轻人来效劳,遇到好吃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没有好看的脸色,这也不算是孝。有的媳妇在对待自己的公公婆婆上,虽然自己多苦点也不让公公婆婆受累,但却总是对公公婆婆没有好脸色,这样的父母能够舒心吗?所以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要从精神上来尊敬父母,跟他们诚心相处,出了问题要首先替他们换位思考,养活他们的同时也让他们觉得舒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