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

礼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文指诗书礼乐,行主要是行礼,亦即执礼。所以司马迁概括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史记·孔子世家》)。礼学无疑是孔子毕生从事的主要课题,也是孔门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儒家对以人或人文为基本关怀的道德价值观念的界定,总是用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来解释,以避免对事物的内涵、性质以及特征下抽象的定义。《论语》中有关礼的表述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儒家的礼看起来是实现道的具体行动,通过多种演示。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支柱,起上通下达的作用。因为礼的观念早就出现在论语之前的典籍里,所以当论语引进并重构这一价值观时,积淀的意义底蕴已经非常深厚,这必然导致在解释上的错综复杂与难以系定。而在另一方面,礼又是不断充实的社会交流行为的“日常用语”,源于俗而还之于俗,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因此,无论在表面还是深层,礼的内容都相当纷繁。礼包括下面几个主要类别。其一,厘是人与人在社会中互相交往的方式,并且与各人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相适应的行为,同时礼又使社会等级观念投射到家族与家庭中,以使国家、社会、家庭之间关系和谐,结构近似,发展同步。其二,对个人来说,礼也是修身,平衡心态与增强道德观念的精神机制。其三,礼作为祭祀典仪,涉及上列的各类方式。祭祀本身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环境,其中如祖宗崇拜,国家的祭奠仪式和家庭宗法和国家治理有直接的关联。祭祀作为一项带有宗教性影响的活动对一个人的内心亦起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除此之外,祭祀礼仪还沟通人作为一个社会整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为了追求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