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经过了一学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的课程及最近在中华义理论坛上的学习。关于中华的五千年文化有了很多的感触,虽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我内在短期内领悟的,但是我依然认为中华文化是前人留下的思想瑰宝,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学习感悟,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导。记得熊培云说“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我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人们时常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无穷,给了这个世界无以数计的神奇景观。事实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是如此传奇,它的创造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自杀”、“牵尸谈价”、“临时性强奸”、“恨爹不成刚”等诡异的章节,狰狞的诗意呢?
但是,在这个社会,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又无法说谁更幸运,谁更不幸。因为我们最需要面对的,也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从孙志刚案到“躲猫猫”,从“短信狱”到“跨省追捕”,从“临时性强奸”到“我爸是李刚”,从农民看不起病到“乱世用盛典”、大项目烧钱,没有谁可以对此视而不见。
有人说:转型期的中国问题很多。
首先,是信仰问题,近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信仰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充斥着自相矛盾的理论。广大的中国人民随波逐流,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没有了信仰,也就没有了底线,对于层出不穷的怪事趋于习惯的状态。其次,是公平问题,部分权贵也权势疯狂攫取财富,造成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对于平等,我比较倾向于一种“天赋自由,人赋平等”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在人生而不平等的情况下,自由先于平等实现,给人以可以通过自由来争取平等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建设开放性社会的原因,即使人的起点不同,但只要他足够自由,就可以努力争取平等,这也是一个社会保持其创造力的基础。在不断追求平等时完成文明的发展。再者就是诚信问题,且不谈多远,就看看眼下越演越烈的中国食品危机,从最开始的食品问题,到食品安全,再到现在的食品危机,层出不穷的食品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于社会上弥漫的欺骗气息,整个社会充满了不信任感,安全感空前缺失。
但是因为看了一些文章或者现实而有痛感的人,也不要把疼痛当绝望,凡事还是看积极的一面,同时也给自己的视界多一点时间感:一百年前中国还有凌迟,五十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四十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三十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二十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十五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十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退一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我们应该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中国就像一艘夜航船,过去是在黑暗的海洋上航行,周围是黑的,船上也是黑的。而现在呢,船上开始有了照明,船舱里还有人开party、上网、恋爱、大声歌唱,普通人的日子似乎过得亮堂舒展了,但周围还是一片黑暗的海洋。
至此时,人们更关心的问题是:社会虽已灯火通明,中国向何处去?而正在崛起的社会,能否把握这艘中国航船的方向?
对于以上的一些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都应当从个人做起,温故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了解中华的过去,从儒家、到家、佛家等思想精华中吸取养分,不断提升自我,在中国转型期内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