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孔子说:“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礼锁生焉。”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在中国古代,礼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

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为人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儒家宣传

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我觉

得这就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的礼。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儒家认为,人人遵守其身份

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

地,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就现代生活而言,在外在强制的法律与内在自觉的道德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即包含

社会礼俗在内的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这就是礼。现代文明礼仪是教导人与人、族

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主责,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

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动力。


现代国家间的交往,虽然与周秦之间的诸侯国之间不可同日而语,但互惠互利、和

平共处的交往礼仪确实古今不变的。这方面,在一定意义上,“理”即是“礼”,

或一定的“礼”中包含有“理”,即公正与道义


礼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极具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

人、每个国家对礼仪的把握也应该是多样化和差异化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