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信: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荀子认为人人要守信,大至治国,小至交友、言谈,时时处处都要守信。即使是非常平凡的言行也必须做到诚实可信。在顺利的环境,或在困穷的环境时都得讲诚信。荀子说:“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也就是说,即使长期处在贫困潦倒之中,也不要忘记昔日的许下的诺言。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0:4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是被全人类所认同和赞赏的道德规范。中华文明的“字典”就是把“诚实守信”视为做人的根本和社会、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汉字“信”是个会意字,信,从人从言,反映“信”体现于人的言谈之中,“信,诚也”,“诚,信也” “信”“诚”相通,诚信一体。
  对于“诚信”,在先秦诸子中荀子的论述最为丰富。荀子认为,信是“仁人之质”。在人际交往中必以诚信为本、信用为上。一旦形成了习惯,诚信的品质也就真正形成了。在诚信与利益的冲突中,利益的牺牲是可以弥补的,而失去信用是难以挽回的。信用和信誉倘若能够得到细心的呵护,就会成为享用不尽、永不枯竭的内在资源。由此意义上说,诚信是成就事业之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