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仁,学习礼,而且还要学习信。
孔子说过,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自古以来,诚信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别人打交道,信守诺言是与人交往的首要原则。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它能让我们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自己以力量和耐力。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自身的诚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注意对他人做到说话算话。兑现不了的,就不要向他人承诺;一旦给了他人承诺,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兑现。
诚信,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诚信胜于一切雄辩。
当今企业所寻找的人才需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聪明”即无论智商、情商都很高;二是“努力”,即愿意尽其所能成为项尖人才。然而,如果没有“诚信”作为这两项能力的基础,人才就不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