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义理经典中所说的“智”正如前面谈到的“礼”一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指知者、明智、智慧、机智等,而且也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重视文化、教育;从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做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批判性学习,并且学会反思,不断的进行总结;自身的思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就是经典之一“智”所提出的重视教育、文化的精神,理性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批判的精神,反思的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精神。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问题,是国家发展计划的一个大项,教育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它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良的人才资源,更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人力动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它的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直到现在依然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如:
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如此众多,而且每人资质、秉性各异,怎么把这些人教育成才呢?孔子的办法是分门设科,因材施教。宋代的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归纳过孔子的教学方法,“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认为这是孔子取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是识才,真正地了解学生。孔子了解学生的办法和途经很多,主要是通过谈话法和观察法。比如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孔子让学生各言其志。学生发言时,孔子认真地听着,不轻易打断,也不立即加以详论或下结论,从谈论中了解学生的志向和抱负。孔子观察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他认为看一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观察他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再考察他的志向、抱负,这样就可以把人看得清清楚楚了。其次是育才,在了解材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他不同的教诲。以言语见长的子贡,难免有言过其行,夸夸其谈的毛病,所以,孔子就要他先做后讲。子路和冉有,一刚一柔,性格完全相反,他们俩问同一个问题,孔子则有完全相反的回答。对冉有,孔子要求他遇事要果断,听到了就去做,不要畏缩。对子路,孔子要求他要三思而行,不可鲁莽。
这也是“智”中所提到的“学习之道”之一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