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善”,有着极深的渊源,得到各家各派的推崇。做人追求以“善良”为本,“大善人”是人们心中的楷模和偶像。为“善”之道,在我国有一些最为基本的准则:处事之道,强调应心存善念,一心向善;待人之道,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修身之道,首在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而当你倘若身处庙堂之上时,则更应该“兼善天下”。儒家的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难怪和尚总是口中念念有词“善哉善哉!” 刘备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已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