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寿”,仁人与知者孰轻孰重?当然无从判决。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就要求我们凡事有度,要“执两用中”,就像仁与知,若兼备二者,那无疑是均衡于自身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们要么不重视自身修养,重视的话,就必会以尽善尽美来衡量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君子。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圭臬,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志者虽事竟成,可就现在的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如若能达到“仁知”中的一点,我们也堪称为当今社会的“圣人”。[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1 18:01: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