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语:致虚极,守静笃.
虚,即是留有空白,静即是沉心静气.虚极,静笃不仅仅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态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的这首诗就能很好的阐释心灵清净.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心灵,擦拭落下的尘埃,通过不断的修行去抵挡各种诱惑,这样才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啊!老子认为文明的进程是人类历史的退步。这样的思想虽过偏激,但也发人深省。经济的发展,膨胀了人们的私欲,也使得人们的内心更加的浮动,经济的发展无疑能加快文明的步伐。但有时人们过度的关注经济利益,却忽视了心灵的宁静。
著名作家鲍鹏山曾倡导,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读点庄子吧!老庄的思想是与积极的入世思想的对恒,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道家的出世思想虽不是主流,但确实一股强大的暗流。迷茫的时候,总能让处在失意境地的人们获得一丝安慰。心灵的清静,最重要的是心境的平衡。莫与世争,莫惦名利。上善若水,最大的善就像是柔弱的水一样,但水何不是在致虚静的时候才能达到至清净。人若要是想达到至善必须时刻保持着心灵的清澈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