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爱,只有这种有等差的爱才是儒家所承认的爱,才是仁爱。这种有根据的爱,表现于社会生活,就是首先爱父母,兄弟,妻子,然后才是较远的亲属,朋友,再然后才是别人。

现代人常常批判这种有差等的爱,认为人人平等,应该是无差等的兼爱,即一切人平等的爱一切人,实现天下的大爱。但是我认为墨家的这种兼爱只能作为一个理想的追求,而儒家的这种私爱则更加具有现实性意义。试想一下,你对自己亲生父母的爱和对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爱能是等量的吗?如果你家乡发生地震,你是会先想到自己的父母还是七大姑八大姨?毫无疑问,你的第一个电话肯定是打给父母,问他们家里还好吗,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在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下的最单纯,也是最接近本心的反应。

有差等的爱的前提与基础也是爱,爱所有人,在爱人的基础上才是有区别的爱。虽然它带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它不如大爱那样美好完美,但是我觉得它更加现实,更符合人的真性情。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