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中的一句名言,但是“性本善”只是人的一个原初状态,一个人能否真正做到“真善美”需要的其实是后天的继续教育,这里就凸显出了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由于知识性的挤迫、专业性的侵蚀,我们的现代教育,某种程度上只是专门的传授知识,比如儿童的基础学习往往是配有插图的“上、中、下”以及“小鸟飞,小狗叫”之类,这样的学习内容主要限于识字,是一种有知识而没有文化的教育,与传统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都过于平白,而缺少人文性,这就告诉我们要进一步改进基础教育,德育和智育两手抓,向孩子们多传授经典教育,使得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博古通今,更要知书明理。
最近几年,我们都听说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有些黑心的食品生产商把食品安全置若罔闻,唯利是图的开发商制造虚假市场愚弄购房者等等,这几天更是出现了不少“富二代”、“官二代”的丑闻。我们不可否认,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治本,还必须从医治人的内心开始,使人们从认识层面上提高境界,用正确的思维指导实践。
总之,经典教育的迫切性显而易见,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一个民族的前进,需要民族文化的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