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说文解字》解释为“敬也,尽心曰忠”。其初意是指利民、利公、利国。《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忠诚”,意即“(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忠逐步形成了为人处事之准则和根本,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仍具有重大价值。“忠”是中华民族最崇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已任、前赴后继、临危不惧、保家卫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从行为上讲,忠诚首先是一种人们内心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然后由此而产生出自觉地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他人、对事业的责任心和道德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忠诚;在工作中,我们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为人同事,也需要忠诚。家庭讲忠诚,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朋友之间讲忠诚,才会团结友善,共建和谐。
西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
2010095402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21:38: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