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前两天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时候,老师无意中说道现代社会的中国道德滑坡,素质低下,各种素质普遍恶劣。这时,班上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同意你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中国确实是这样的,特别是变现为人们良知的丧失,但是这样的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特别是和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古典文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说实话,我是很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的,长期以来忽视古典文化的教育,导致人们内心良知的缺失,只是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良知的培育,我认为,应该从中国的传统古典文化抓起,应该是从娃娃抓起,这点,从近两年掀起的国学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它的发展将会怎么样,我们就不能妄下结论了。

还是那位同学说的,应该把像《论语》、《千字文》、《三字经》等等国学经典编入中小学课程,从小背诵,但是要背下来。小时候不一定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这些东西会起到作用,这不失为一个培育良知的好办法。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良知的实现不是良知而是活动,不是规范而是活动。所以,唤醒人们内心的普遍良知的渴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的基本原因,并不是说良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而是说人的实现,奉行某种良知的社会活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动因。

一言以蔽之:良心不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但是一个社会奉行何种良知,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推行优良的良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推行恶劣的量只是社会停止的的基本原因。

社会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无疑是因为人们的活动大体来说是遵守而不是违背社会良知的,所以说,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社会良知的实现,因而,社会良知的实现也就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原因。

TOP
3#

我认为,培育良知,最主要的是要有良心。在我国的汉语中,“良”义为善、好;“心”义为思维器官及其心理,思想或意识。良心就是关于好、善的价值的心理、思想、意识。即关于道德价值的意识,就是道德评价。

良心是一种个人的,特殊的,具体的道德评价。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我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反映。良心属于并且是一种道德自我评价,属于评价范畴。

良心的构成是很复杂的,但就如伦理学上所说,无外乎有四个要素构成:良心主体、良心客体、良心标准和良心依据。但是具体的,良心的划分一句就是根据这四个要素的。评价的不同将导致根本不同的自我道德评价,将构成根本不同的良心。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培育良知的深层次的原因。

TOP
4#

我们都知道,良心分为人之良心、情感良心、意志良心和行为良心。认知良心属于知的范畴,而行为良心属于行的范畴。孟子称二者为“l良知”和“良能”: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所说的良知就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的认知、认识。所以,两只就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因而就是认知良心。

正如王阳明所说: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知善知恶就是良知。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感觉好说好话是正确的一样。良知和良心都是人们在对待善恶是应该有的一种态度,并为此坚持下去,这不仅是一种良心的要求,更是一种良知渴望善的回归。如果一个人在面对恶的事情的时候,能够问问自己的良心,我想这不失为一种培育良知的有效途径。

良知是需要我们去见证和坚守的,不是随便说说,更重要的是行动,问问你自己,面对着世界的贫穷、痛苦、折磨你准备好了吗?面对持枪抢七恶的歹徒你准备好了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