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波

学号:10311020

时间:2011年3月13日

电话:13648877255

卷二:礼                                          第204楼

十、 礼的作用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思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FONT>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波

学号:10311020

时间:2011年3月13日

电话:13648877255

卷二:礼                                          

十、 礼的作用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思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FONT>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