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 2011年4月25日 电话:13529299757 | 忠的内涵:孔子"忠"的思想是在春秋礼崩乐坏、社会乱离的现实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它吸收了之前"忠"的思想,是孔子"仁"学思想在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体现之一;含有对自己、对别人、对国君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但其本质是相通的,都是要"尽己";它在后儒的进一步发挥中沿着不同轨迹嬗变,深刻地影响着后代士人的思想,使中华民族演绎出一幕幕或愚蠢可笑、或悲壮崇高的人生画卷,直至近现代,才略还原了它的一些原始本义。忠,既是一个伦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本文从管仲不死纠难谈起,旨在发掘为臣之道对"忠"的正确诠释,力批臣子对君主无条件地愚忠.其中,管仲释"忠"为臣应忠于江山社稷而非为一姓也:孟子释"忠"为臣应忠于民众非一君也,并且,臣可弑暴君;黄宗羲释"忠"为君与臣皆为民众之仆,二者皆应忠于民众.他们一步步将"忠"从君主专制和封建专制的藩篱中游离出来,最大程度地揭示出了民本思想的内涵,值得今人思索. "忠"、"义"连缀现象至迟出现于东汉前期,内涵丰富,通常具有偏义复词"忠"、对君主"忠"与对乡里亲朋等同等级人"义"、偏指"义"等多种含义。历代正史忠义传之"忠义"的内涵前后不同,大体以《新唐书》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君主"忠"与对乡里亲朋等同等级人"义"的双重表现,第二阶段是官僚对君主"忠"与平民对君主"义"的共同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