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 2011年4月25日 电话:13529299757 | 礼的精神: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礼的精神主要包括两个,第一个方面就是恭敬,第二个方面是仁爱。 (一)礼的起源与地位。用学术研究的价值标准判断,礼之起源应是礼发生的根源而非礼最早从哪里开始。本文由礼包括礼仪和礼义两方面内容的分析入手,得出结论:礼源于人类理性对情感和欲望的适度合宜的规范。本文基于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根本特征,提出了“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的观点。 (二)礼的嬗变与本质。本文沿着礼嬗变的轨迹,归纳出礼的嬗变规律,认为礼在嬗变过程中遵循宗法等级原则、人性原则、理性原则、功利原则和适度原则。同时,本文探讨了礼的本质。有别于以往许多研究中将礼的本质与礼的定义、功能、特点混为一谈的现象,本文对它们作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礼的本质表现在四个方面——义、理、敬、信。 (三)礼文化的人文精神。本文认为中国礼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同时本文分析了礼学与人学的关系。本文认为礼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礼学的根本特质;礼文化涉及到人的本质、人性、人格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问题,礼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揭示了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本文认为礼文化的人文精神包括:倡导“以人为本”,关注自我与人生;尊重人性和人情,重视生命价值;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塑造独立的君子人格;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礼文化的价值及其反思。本文针对历史上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思维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