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2011314

电话13529299757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仁与爱是儒教和基督教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它们是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精神类型:“仁”植根于人本主义传统,使儒教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宗教;“爱”植根于神本主义传统,使基督教成为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两种宗教对人类价值和终极目标的深切关怀,为人类提供了完善自我,达到不朽的伟大道路。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 2011年4月17日

电话:13529299757

以仁慈作为基础的爱才是真爱,是无私的爱,以这种有道德 的爱去自爱,爱亲人、爱人民,以至推及到自然。爱世间的万事万物。尤其是现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中,人们更是需要这种真正的再,来爱自己、再别人、爱自然。人与人相处,用一颗真诚的仁慈的爱心去对待别人,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便会一片和谐和幸福。同样对于大自然,我们也同样应该推及至此,。在今天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造成了今天的种种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用一颗仁慈博爱的心推及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那样人与自然将会更加的互利、和谐、亲密。在生活中仁与爱二者是不可分割开的像一对双胞胎一样。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

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

如果割裂了仁与爱之关系,或者以爱来取代仁,则爱就成为一种飘忽的情绪,流为索取式的爱。故奉献式的爱与索取式的爱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之基础,有无恻隐之心、愧疚之意。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生活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相随。共同作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和思想道德。辅助我们的心灵健康成长。提升我们的人格。

TOP
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 2011年4月17日

电话:13529299757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以仁慈作为基础的爱才是真爱,是无私的爱,以这种有道德 的爱去自爱,爱亲人、爱人民,以至推及到自然。爱世间的万事万物。尤其是现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中,人们更是需要这种真正的再,来爱自己、再别人、爱自然。人与人相处,用一颗真诚的仁慈的爱心去对待别人,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便会一片和谐和幸福。同样对于大自然,我们也同样应该推及至此,。在今天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造成了今天的种种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用一颗仁慈博爱的心推及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那样人与自然将会更加的互利、和谐、亲密。在生活中仁与爱二者是不可分割开的像一对双胞胎一样。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

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

如果割裂了仁与爱之关系,或者以爱来取代仁,则爱就成为一种飘忽的情绪,流为索取式的爱。故奉献式的爱与索取式的爱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之基础,有无恻隐之心、愧疚之意。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生活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相随。共同作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和思想道德。辅助我们的心灵健康成长。提升我们的人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