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义为行则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郭靖雯

学号:10311054

时间:201142

电话:15087060627

           义为行则

              

凡事都要有个度,例如朋友之义,过分的强调就会适得其反,最终的结果往往会害人害己。

  江湖义气是古代侠士们引以为荣的做人准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行事原则都要以法律为准,如果还抱着江湖义气不放,就只能做回几百年以前的古人了。

      通常情况下,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如果其中掺入“义气”两字,就会发生危险。有的人面对问题时,可以清醒、理智地去对待,那么当互帮互助和原则问题发生冲突时,他就能以遵守法律为重;相反如果一味以义气为重,那就可能冒犯法律而尊重义气,到头来是害了自己。

义是君子行事根本,是人的正确道路,必要时需舍身取义,但万不可见利忘义!!

这个社会缺少太多的仁人义士,就观我国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之中,也少见有人是因为字当头,行义事而被推举。我们广泛的把义曲解,造成社会义缺失,因此,现如今,我们因视义为行则,将理发扬光大。

当两个人的喜好和追求不一样或不在同一条道路上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无法走得长久的。当在思想、意识上出现分歧,彼此的坚持不在同一层面上时即为道不同。走的路不一样了,目的地不一致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就正式宣告“分道扬镳”。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0:0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