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卢燕

学号:10311042

时间:2011425

电话:13629656344

                    礼的原则

我个人历来觉得要讲礼,懂礼,知礼,自然在生活里就要做好,我觉得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生活,戒备心理很强的交际里,我们至关重要的是要做到适度。什么是适度,举个最简单,不要成为别人生活中的麻烦,要知礼行礼的同时要知进退,方可做好适度。

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得首先学会尊敬别人!试想一下,生活中的人们互相尊敬,互相真诚,那该有多好!当然过去的礼节里面也有很多繁文缛节,例如见到皇帝就得跪下等等。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想有个和谐的社会就要有礼,讲礼,懂礼,知礼,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别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可以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理念。礼要真诚,要适度,也要简易,更要和谐。

在我们的周围,好多人都自行其事,不管别人,其实着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别人安静的看书,你却在大吵大闹,有的人甚至撞到人都没有一句道歉的话语,更有甚者还要骂人,这些都违背礼的原则。想要有个和谐的社会就要从自己做起,要以礼带人。

礼因情而制,这五项原则都体现了这一点。礼对自然而发情感的约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规定,是人异于禽兽的关键,其中自有人道在焉。学习和把握礼的原则,我认为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流于假情虚礼,没有这些原则,只是为形式而形式地学礼践礼,反而会起很坏的作用。比如我对我的老师,心中存有恭敬,则我在老师前的所言所行就都合乎礼的原则。心中不存恭敬,虚执一套古礼,即使学得很精,也算不得真学问,且妨害世道人心。

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的"克已复礼"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孔子时代大都是"以刑治国"的"人治"社会,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社会",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也就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在《礼记·衷公问》中还记载孔子的一一段话,他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他认为治国首要的是礼,礼是治国之本。而孔子崇尚的礼又是周礼。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