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陆凤 学号:10311047 日期:2011年4月25日 电话:18788546724 | 礼的原则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礼,在中国体现的更是炉火纯青,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其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人际交往中,适当的礼品赠送往往能够起到促进友谊、加强交流的作用。这个适当,很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遵循礼仪规范。 选择礼品的出发点,就是送礼的目的。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馈赠之时,即便没有任何事情相求,增进增进了解、沟通沟通感情的心思也总会有。否则,送礼就不必称作送礼,而叫作捐赠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