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贪欲之害 [复制链接]

1#

贪欲之害

超出自然所能承受限度的欲望,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满足的欲望,超出自己的合法收入所能承受限度的欲望,满足自己而有损于突然和社会的欲望,均可视为贪欲。

人生在世,都会有“七情六欲”,但有的人欲壑难填,私欲膨胀,欲无止境;有的人则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节制欲望,适可而止。人各有志,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珍惜眼前的所有,抛弃无谓的抱怨和幻想,懂得惜福,感恩,才会成为一个快乐满足的人。 所以,做人要学会满足。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但一旦欲望过分强烈,无限膨胀,发展成贪婪成性,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不仅会使本来可以实现的欲望化为泡影,还可能把人引向毁灭。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在当今社会里,毫无节制地追求金钱、地位、权势和美色,并因此而葬送功名事业、落得个身败名裂者不乏其人。 ?劾Xj柄<
  欲望有节,犹如一杯清茶,既能解渴也值得品味,能够滋润心田,滋养生命;欲望过度,犹如一杯杯咸水,越喝越渴,越渴越喝,伤害身体,直至把自己毁掉。怀有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何尝不是一种练达的“知足常乐”的高尚境界呢? ?劾Xj柄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如蛾扑灯”般触犯党纪国法,身败名裂,成为阶下囚,甚至沦为人民的罪人。究其根源,是在贪欲、失衡和侥幸心理驱使下,利欲熏心,放纵自己的欲望,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走上了不归之路。

怀律己之心,一要慎独."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无论是在公务活动还是个人生活中,都应当严于律己,切不可产生侥幸心理,得了一时便宜,最终害了自己.二要慎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干部犯错误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三要慎微."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如果在"小事"、"小节"上不注意,思想上放松警惕,就可能不自觉地放纵自己,终将酿成大错.常怀律己之心,归根结底,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告诉自己不要贪小便宜。
所以,做人要学会知足,人能知足心常乐,不能一心想着贪,人欲望太多,邪恶之心就很难抑制。有限的东西,不能供给无休止的消耗。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