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二、尊敬父母 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可以说,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一个人来到世间,从婴儿出生下来,时时刻刻不离母亲的怀抱,受到父母的关怀、照顾,恩德无以伦比。母亲对于孩子的付出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同样的,父亲的付出也是任何人都不能抹去的。 在每个人心里,父母都被摆在第一位。但有些人,却根本不理父母。古语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人们把能赡养父母就当做是孝。然而,人们也能养狗、养马。如果赡养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这与养马养狗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心存“孝”的人,平时对待父母都会表现的很恭敬,赡养父母时表现的很愉快。而不会将赡养父母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负担。父母生病的时候很担心,尽心尽力的照顾他们。《中华传统美德》这本书中,“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小乌鸦还懂的把食物从嘴里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父母表示感谢;人要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必定有温和的气象;有温和的气象,必定有喜悦的脸色;有喜悦的脸色,必定有柔顺的容颜。曾子说:“孝道有三种: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侮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现实中有很多人,虽然做到了赡养父母,却做不到尊敬父母;尊敬做到了,使父母安乐却有变成难事了。可见,要做到尊敬父母并不是一件易事。 父母对于子女,子女对于父母,由一个整体而分开,但我们身上流的是相同的血。就像草木有花朵和果实,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实际上都是紧密联系的。作为儿女,父母所喜爱的,应尽力提供;父母所厌恶的,应小心排除。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会给父母带来忧愁。所以,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尊敬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