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德行,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就如人做错了事,心中肯定有一种不安,这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仁”必须与智相统一。我们认为的良知是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培养良知,要除掉恶念,只剩下善念。在德行,理性,感性做到统一。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
王阳明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也就是“天理”、“天则”、“道”。他说:“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等。人性良知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耻、知愧和知恩。
知耻,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耻,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后的长时期中,耻也都列为孝悌忠义廉耻八德之一。 知耻,是道德的自觉。有羞耻心,人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于心不安,自觉不做会招人瞧不起的事。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
知愧,就是知道惭愧,知道内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西方古代格言说:“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
知恩,就是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姿态,是人性的一种证明,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辉,雨雪滋润,大自然哺育了万物生灵;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亲朋们扶助着我们成长。人生在世,谁能够离开社会而生存,谁没有受过别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倘若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人有了良知才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至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有了良知,才知道自己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仁,需要我们对大众的爱,需要我们对社会的责任,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却不知道什么是对错的话,那么我想有他也只是一个祸害,有了良知才会让我们知道该如何纠正自己的人生路线,该如何去做事,去判断。是创造的利益而不是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