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复制链接]

1#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胡玲巧

学号:10311010

时间:2011419

电话;15287115716

卷十

一、                        

                      四、心灵清静

     人心系累于外物的情况有三种:或者是事情没有发生,自己心中首先就有一个期待的心;或者是事情过去了,又把事情长期留在心中,不能忘怀;或者是正在应对事物之时,有偏颇侧重之意,只看到那边是重要的。这些都是心为物所束缚,便是心中只有这件事。到别的事情发生之时,感应便会出现偏差,这怎么能正确理解事情。圣人的心虚静光明,没有丝毫遗留的痕迹。

我们每个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披着一套遮羞的衣服离开这个世界。那是上天的慈悲!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善待自己。

不要对自己那么的苛刻,更不要过度贪婪,嫉妒别人,与人攀比;要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自在。一切顺其自然才能使心灵保持宁静与和谐。我们生活中难免碰到不符自己心愿的事,或是痛苦的事,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拘泥在忧郁之中,首先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然后自己要及时调整心态,悠然遐想一些美好或温馨的画面。慢慢地心中的一些不良情绪会因此而淡化。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心灵和谐方面。心灵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它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推动力、凝聚力和支撑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民的心是和谐度,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前,我国处在各种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的生存压力日益加大,物欲化、庸俗化、冷漠化、无责任化、虚假化的社会现象蔓延,社会上存在不少自我身心不协调乃至冲突的现象。如果人的内心不健康或扭曲,甚至走上邪道,那么即使建立起一套和谐的制度、规范,也仍然是外在的。重要的是心灵和谐。只有心灵和谐,社会才有和谐可言。

宁静时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活动时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都要这样做)。如果只依赖宁静,不但渐渐产生喜欢宁静厌恶活动的弊端,心中有许多毛病伤痛,只是潜藏在哪里,最终不能铲除干净,遇到有事时依然会滋长。以遵循道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则未必能遵循道理。

注重培育和谐心灵,做心灵和谐的表率。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仅靠人的自然性,是无法获得心灵和谐的,重要的是要在不断实践和加强学习中使个人的思想、观念得以提高与完善。心灵和谐,也要有价值导向。只有建立内心的合理价值体系,才能消解身心的矛盾与冲突而提升生命的张力。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2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