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一、智 知行合一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 到了后世,功利之说越来越兴盛,不再知道有实实在在的明德亲民,士人都用花言巧语来粉饰自己的狡诈,用虚伪的言词互相规劝,因为利益的不同而相互倾轧,外表衣冠楚楚,内心却是禽兽,然而仍自认为是从事于圣贤之学。这样就想挽救世道,回复到三代,唉真难啊!我为此担心,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纠正致知格物的谬误。想以此来端正人心,消除歪理邪说,以求弘扬先圣之学。 如果践行当中没有精察明觉,这便是盲目的践行,这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一个“知”字。知道义理而不能达到真实、深刻的程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一个“行”字。 在心之外寻求义理,知就是知与行分为二;在我的心中寻求义理,这是圣人门下知行合一的教导。 如果说要学习孝道,就必须辛劳供养,亲身践行孝道,然后才叫做学习孝道,难道仅仅是空谈就可以说成是学习孝道吗? 君子所学习的道理,入于耳,保存于心,表现在四肢上,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圣人之道进入自己的耳朵里,存放在自己的心灵中,内化于己而成为德行,将它付诸实践而成就事业。那些以圣人的文辞标榜自己的人,太浅薄了。 学习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在自己的言行上检点就行了。现在的人论道,只空谈道理,不谈论事情;空谈心性,不身体力行。他们的说法很高妙,但是空荡荡的,无法操作。流于空虚之中,流于异端邪说。 读书,穷究道理,应当亲身体验……读书不能单从书本上寻求义理,应该反过来亲身践行。 心中明白,嘴中谈论,纸上写出来,单不是自己亲身做过,都是无用的。 我今天谈论知行合一,正是需要人们晓得,一个念头产生之处,就是行了。念头产生之处若有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头消除,而且要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不使那个不善的念头潜伏在心中,这就是我的立言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