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专业:10文秘

学号:10311030

姓名:彭婵春

电话:13759406155

日期:2011年2月20日

卷四

  

智坛   (二)实践精神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蕴含着鲜明的实践性和创新精神。在邓小平看来,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他强调在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实质就在于鼓励实践,鼓励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在于,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仅仅是开启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20年来,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才闯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不断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把人民群众看做实践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视为实践的根本要求,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看做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崛起,从沿海开放、经济特区开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体现了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正是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和实践创造作为自己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才使得邓小平理论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理论。

  实践性和创新精神铸就了邓小平理论独特的思想品格:面向现实本身的理论思考,尊重实践的思维方式,多维开放的实践视野,唯物辩证的哲学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理论态度。这使邓小平理论能够始终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紧扣时代脉搏,与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相通,因而使理论不断吸取群众的智慧,不断汲取实践的营养,始终处于时代的前列。他回答重大理论课题,都不是囿于已有的现成结论,也不囿于社会主义一国的实践经验,而是善于以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观察世界,把握时代,始终把对中国发展的理论思考置于时代发展主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大趋势的整体实践中,从而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领域和理论空间,赋予理论创新以鲜明的时代内涵。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9: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