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当今社会,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养老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子女选择将父母送至养老院。在很多人眼里,养老院设施完备,服务周到,将会使居住在其中的老人生活安逸舒服,拥有较强的幸福感。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根据有关调查,养老院老人中有相当部分反映活动太少,并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子女看来,现在的敬老院条件很好,比起家里的条件来说也是要好很多。送父母去敬老院也算是尽了孝道,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父母看来,也许生活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儿女常伴膝前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儿孙同堂,这才是父母眼中的天伦之乐,而并非是独自守在敬敬老院。这样的话,条件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孝顺父母,也许我们不需要为其提供很好的生活条件,物质上的享受并不能代表全部,父母更多的是想要精神上的安慰,也就是所谓的精神赡养。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古时候有一隐士叫老菜子,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看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这说明孝顺老人不但物质上孝敬,更应精神上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