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理解
说一下我对“孝”的理解
说起“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孝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许很多人觉得,“孝”就是孝顺父母,孝敬老人,过年过节回家陪老人,平时给赡养费,这就是孝了,但是,从我们老祖先的观点来说,“孝”并不是那么简单。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这句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使父母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其次是为父母争光,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而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随意伤害自己的话,也是对父母的不孝;而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那是最低的层次,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从曾子的观点来看,要真正做到“孝”还真不简单。
作为父母的孩子,我们最低层次的是要在有赡养能力之后好好的尽到自己赡养的义务,让父母吃饱穿暖,毕竟,在我们嗷嗷待哺的时候,是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拉扯大的。其次,要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要行为端正,建功立业,让父母感到自豪。最好就是从精神上关怀尊敬父母,这是大孝。
我们目前还是在校学生,基本上还没有可以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的能力,如何去尽孝道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发扬简朴的作风,勤俭节约。 我们上学拿着父母给我们的钱,不可以随意挥霍,要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好好的支持自己完成学业。父母不论是有钱没钱,他们给我们的每一分一厘都是血汗钱。珍惜父母给我们的每一分钱,就是体谅了父母的劳动成果,也就是一种孝。
2,认真学习,不虚度光阴。 身为学生,我们好好珍惜学习的时光,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认认真真的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完善自身,还可以为今后建功立业打下基础。我们自身取得成绩,是父母的骄傲,也算是做到了曾子的“其次弗辱”了。
3,经常和父母联系,让父母对自己放心。 我们远离家乡,在异乡读书,父母对于我们一定是牵肠挂肚。时常和父母保持联系,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外身体健康,一切顺利,他们放心了,我们的孝道也就尽到了。
4,保持身心健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的报答。
以上就是我对“孝”的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