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

“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



  仁的产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诗经里洵美且仁



  其人美且仁



  尚书里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



  


说到“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我就在想,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常常将“仁”与“医者”联系起来,说是“医者仁心”。可是现实社会中却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有一些医生护士,顶着天使的光环却伸手向病人讨要红包、乱开药品等。共有甚者,讨红包不成,将孕妇肛门恶意缝上,还有的竟然粗心大意将孕妇禁用得感冒药开给孕妇,导致一尸两命······


不得不说,在现实社会的许多领域,“仁”的思想是不可或缺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3 22:12:58编辑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