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中就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现在,有的人认为如果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可以给别人,可我认为:对别人有用只是自己个人的想法,如果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给别人是不好的;更别说是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的最基本的定义就是“爱人”,是对人的爱护。我们应着重了解“人”所包含的范围。人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仁最初就是对自己的爱,是爱惜自己能生而为人,也是对为人机会的一种珍惜。试想,六道轮回中,我们入的是善道,并且有幸成为人,而不是饿鬼、畜生等,这难道不是幸运吗?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本人,爱惜自己,要加强自己在德性方面的修养,使自己在人格上能成“仁”。其次,就要求我们能把爱推己及人,把别人也当成另一个自己,加以爱护。简言之,仁包括两方面,一是向内的收缩,就表现在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上;二是向外的拓展,就是去关爱他人。

关于什么是“仁”,孔子给颜渊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人们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使其符合礼制。换言之,行为符合当时的礼制就是仁。

但是,行为要符合的礼制,并不一定得是社会上默认的准则,也可以是自己内心不妨碍其他人的想法。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套指导自己如何行动的准则,我们只要遵守我们内心的原则,并能在尊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顺心而为,那么这就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爱。这样做,也是仁。

TOP
3#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