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动物有养,何况人类。因此,孝是人类近乎本能的属性,即只要是人,就应当知孝,行孝。因此,孝是存在的基本。所谓存在的根本形式,指的是孝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现象,谁也无法逃避开孝这一人类事实存在。孔子甚至主张:即便父母错了,且不听劝告,作晚辈的也只能恭恭敬敬,毫无积言。孟子认为,尧舜之道的实质也就是孝悌。孟子也说:“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下》)在家讲究孝,因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下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万章上》)孝既是尊亲,尊亲既是孝。孟子将孝与不孝具体化:“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孝经》对孝的提倡和重视,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孝经》托孔子之口,将“孝”抬到了天经地义的高度,认为孝道是宇宙间恒常不变的规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民之行”)。在孟子看来,这是人先验而具备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