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提倡“孝”,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推行他的“仁”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重,而亲仁。”(《学而》)“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泛爱众”则是对他人的爱。从家庭到社会,从“孝”到“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让我想起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概也是受孔子“泛爱众”的影响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孝敬不好,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因此,“孝”实乃“仁”之本也,而“仁”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词汇。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当然要求子女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听从父母的意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就是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微言相劝。但是当自己的意见没有采纳时,还要恭敬地侍奉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在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规范,就是“慈”: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慈”的提出,既是对“孝”的有力支撑,也是对家庭关系的完善,“父慈子孝”成为家庭道德的核心部分。同时孔子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也是对年轻人作为的明确肯定。可惜孔子的“父慈子孝”很快被“三纲五常”所冲淡,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
1、学会感恩,培育善良的道德品质。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万事万物的感恩。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古代的中国人把人所能够获得的一切归功于神祗的佑护,于是对上苍、对大地,对祖先,对一切生灵都充满感激。然而,时至今日,伴随着孝德的扭曲,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了,将父母、他人的无私付出视为理所应当,把取得的一切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不能得到的一切化作对他人的仇恨与嫉妒,有的稍不如意,就报复他人甚至父母。人们心中焦躁不安,唯恐一个大意失去了获得利益的机会,生怕一不小心被人算计。2、赡养父母,感怀普世的人文关爱。在现代社会中,孔子“孝”思想所要求的赡养父母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其实,就赡养父母来说,孔子“孝”思想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敬”的感情和具有普世性的“爱”。3、慎终追远,对生命的永恒敬畏。孝丧和孝祭便是要求人们要慎终追远;对祖先慎终追远就是感念祖先对个体生命的给予。孝丧和孝祭的礼仪让人们对生命肃然起敬,它要求人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它也要求人们认祖归宗,追根溯源,感悟生命繁衍的不易,从而唤起对生命的珍爱,懂得敬畏生命;同时,它更要求每个人要有传递生命的责任。中国文化就是以血缘的代代相传理解生命的永恒不死,认为个体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中的一环,要求人们将生命的种子传递到永远。首先,养老送终是慎终追远的基本要求。这体现了我们对父母孝敬的始终如一,体现了对生命各个环节的重视。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无论是体弱多病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无论是伤残病痛之人,还是健康有力之人,其生命都是平等的。穷人有穷人的养与送,富人有富人的养与送,但老有所养,终有所送却是一致的。这使我们体会到:生命是平等的,不因社会价值而有等差。在《论语》和《孝经》当中也是把“孝”和“教”“学”联系起来考虑的。《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中曾子说:“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对于这段话,可以有不同的点校方式。一种是“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可以理解为众人接受教育,叫做孝,把这些教育的内容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叫做养。这种理解把“教”限定在接受教育,“孝”的主体定位为被教育者。一种是“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就是说,教是人的根本,教就是孝,行其教就是养。在此解中,“教”是“孝”的内容,“教”是“孝”的逻辑前提。而后一种理解,就可能是包含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了,“孝”就可能涉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主体了。就探讨“孝”思想的可能的理论空间而言,后一种解释无疑应该具有优先性。这两种解释都不会推翻“教”与“孝”存在逻辑关系这一结论。“孝”的伦理内容是什么?这是探讨孔子“孝”思想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可以把“孝”作为一个带有伦理内涵的德目来看待。作为这种德目的“孝”的伦理内容就是爱亲、敬亲。“孝”的德性与“非孝”的德性的界限就在于“孝”是规范纵向主体的关系的。如此,非纵向的主体的关系不是“孝”范畴所重点规范的。“孝”作为“教”的最核心的主旨就是教民爱亲、安亲、敬亲。所以孔子说:“教民爱亲莫善于孝,……”“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孔子说“士”的标准次一级的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孝”本身作为一个有所指的道德范畴来看待的。但这一点不妨碍“孝”本身又是一个过渡性的伦理范畴。

《论语》对“孝”的行为表现做了一定的说明。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之一是顺从与谏争的问题。孔子对此有所澄清,其基本的意思是:“孝”不能等同于弟子劳动、老师享受这样一种行动格局。孔子的理想不是把弟子、儿子培养成一种工具(因为“君子不器”),不在于长辈以一种物质性的功利性的方式来处理“老”与“子”的关系。老师专门享受弟子的供养就是一种单向性的、功利性的、强迫性的规范。“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孔子看来,“孝”的行动选择确实从表面上看来让人感到迷惑,但其实是有价值准则的。这个价值准则就是相互在精神生活上的帮助,互相都能达到理想的人格的完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