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1#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1:2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论语》中,孔子提到忠的地方还有几处,但从定义的角度看,大致都可归纳在上述三种理解之内。而这三种理解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示人做事的态度,这也是忠的本义;再就是局限于君臣或君民之道框架内,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狭义的忠。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等级概念,具有相对性的“事君之道”的政治性道德行为规范。
在我们对孔子的忠有了明确的界定之后,就可以讨论孔子是否忠的问题了。
  在第一种意义上,即做事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孔子绝对是忠的。
  终其一生,孔子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恢复周公之治,救世民于水火。他好古敏求,学而不厌,就是为了真正弄懂弄通周朝的礼制,为寻找恢复周朝礼制的途径,为实现周公之治做准备;一旦从政,他立刻制定各项政治制度,整治社会秩序,拆除超出规制的鲁国大夫都邑的城墙,在全国大力推行政令教化,就是在实践他心目中的周公之治;受齐国离间,失信于定公,在鲁国无法再实现他的周公之治,于是愤而去鲁,周游列国,主动去游说各国诸侯,还是要实现他的周公之治;孔子一生从教,周游列国之后更是专心从教,教授门徒《诗》、《书》、礼、乐和各种实用技能,但他从不把教授门徒当作混一口饭吃的职业,而是当作为恢复周公之治培养人才的事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周公之治。孔子一生都忠于他的理想和信念,绝无半点偏移或动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孔子的忠是绝对的、无与伦比的、完全彻底的。
子贡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臣从君命贞乎?奚疑焉?”
  孔子曰:“鄙哉!赐,汝不识也。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故子从父母,奚讵为孝?臣从君命,奚讵为贞?夫能审其所从,之谓孝,之谓贞矣。2
  在这里,孔子不仅断然否定了孝顺为孝的含义,更明确指出了“诤臣”、“诤子”、“诤友”,是保证社稷安危、家庭和睦、个人道德完善的必备条件;明确指出,只有懂得什么是该劝阻的,什么是该服从的,才叫孝,才叫忠。
什么是忠?敬也,尽心为忠。 说到忠,就不得不提到孔子。事实上,华夏近两千多年的“忠”的含义几乎是孔子的“忠”的演变。 孔子周游列国跨越了当时大半个“天下”,为了什么?寻找值得他尽忠的君主。最开始,他是忠于鲁君的,但发现鲁国朝政碌碌后立即离开,寻找新的君主。由此可见,孔子的忠不是愚忠,而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理智的尽忠。他尽忠的不是君主,而是天下——天下苍生。亚圣孟子就坚持“民贵君轻”,而他又是孔子的继承人。所以说,孔子不是愚忠的倡导者!那么那个人是谁呢?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这才是“愚忠”的根源,西汉的所谓大儒董仲舒的这一阐释或发挥,让孔子背了两千多年黑锅或骂名。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可通篇《论语》只有“臣事君以忠”五字是让人忠君的。但,别忘了喔,还有前提是“君使臣以礼”。在这里,请允许我用小小的篇幅简单介绍一下“礼”是什么:孔子所重视及坚持的用以实现“大同”理想的方法,可以说就是“礼”。这“礼”不在于形式之礼,而在于“礼”的根本涵义。他把“礼”的根源归结于人的内心情感与要求,对孔子而言,“礼”其实是就人自觉而产生的伦理行为,也是“仁德”的外在表现。“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现代人对孔子的曲解,多从“忠”字起。人们往往以为,是孔子制定了专制主义的“愚忠”思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