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我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忠”的思想起于夏朝,“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在春秋之时,“忠”已是很普遍、很重要的观念。孔子时,“忠”的思想侧重于事君、治民、待友、处世四方面。春秋之末,虽周天子在朝,然五霸迭起、诸侯并立,天下有才之士游于各国之间,“君择臣,臣亦择君”,此时君与臣的关系是一种颇为灵活的人际关系,虽说事君也讲忠义,但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君臣各有其责,“忠”是条件,还不是后来的“君为臣纲”,而且孔子所说的“忠君”最重要的含义是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民族,所以《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子文三起三落而尽忠职守,使政事不绝,孔子称赞他是忠于国家的表现;邓小平三起三落,不是因为无政治才能,而是被陷害,但他仍忠于自己的国家,与令尹子文的“忠”一样让人起敬。《说文·心部》;“忠,敬也。”段玉裁补“尽心曰忠”。《广韵·东韵》:“忠,无私也。”孔子教育弟子与友交往要“忠”,即有“尽心尽力”的态度,所以曾子一日一省,第一省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后来,天下一统,历代统治者实行“外儒内法”的政治手段,把法家提倡的“君为臣纲”深植入“忠”的思想里,使“忠”偏向于臣民对君主的无条件尊敬、崇拜、服从、现身、忠贞不二,如此“忠”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来僵硬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