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与爱,有着一种逻辑的关系,但是不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把“仁”做为一种人性的原则,才能表达出一种对别人善的情感,这就是爱。而就我个人的理解,正是我们有一种仁义的品性,我们才会对自己的情感作出一种选择,去恶留善,着也就形成一种对别人的爱。在我们浩瀚的历史中仁义之十,数不胜数,武王以他的仁义之心,率兵发纣,天下之士一呼百应,达到了暴虐的商纣王,刘备以仁义之心立足于人性混乱的乱世之中,等等。这就“仁”的巨大召唤力,它召唤的不仅仅是天下黎民,唤醒的是我们的灵魂,复苏的是我们本性中的善,从而让我们的情感表达的是一种大爱或是小爱。也有人说爱是我们本性中的一种情感,我想是吧,但我们也有着天性的物欲,这时就是物欲与爱的较量,应该什么成为我们情感的主导,这时就是一种取与舍的矛盾。那么为了物欲的实现,这时的爱将被伪装或是变得虚伪,“爱”,开始被人们遗忘更多是一种质疑或是不相信。那么这时需要的就是“仁”这样的品性,来唤醒人们的爱,这也就是在我们这样物欲横流的世俗世界所需要的心灵补药,中国这个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似乎在面对这样现实的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世俗社会,也开始变得让人当心,因为像“仁“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被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遗忘丢失。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那么这时“仁”这样的大义又有几个能够还在坚持?这就是时代的不幸吧。但必须要重拾这样的“仁”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要求。当然,也许就算我们坚持了“仁”这样的高贵的品性,在这样的现实社会,也很难形成一种先哲的大爱,也许更遭的是会让自己成为社会的受害者。但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仁义”,最起码会成为一种小爱,感染身边的一个又一个人,那么他也会汇聚成一种时代“仁”的河流。同时,这样的仁就会开始主导我们情感的选择,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的爱,那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不远了。那么它也就将帮我们形成一种处事的原则,从而在物欲与情感的选择上也就会慢慢的变得理性,而不至于成为物质的奴隶,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你也就算是幸运的了。但我们应该始终的清醒,“仁”是我们所要建立和修养的德性,而不应该成为一种时代的工具,那么我们也就要注重自我的把握。形成一种仁与自我的和谐,着肯定是很难得,但似乎只要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坚持,那么我们也才能更好的把握“仁”的内涵。和对时代的重要性。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