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信?为什么孔子会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呢?古人把“信”解释为:“人言为信”,一个人说出的话就是信。在古代,不写字的人,给亲人捎句话就叫口信;而把信写出来,鸿雁传书就叫书信。知道对方安好,因此就不会在牵挂了。信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因此“信”与“用”往往连起来成为“信用”。关于“信”人人都不陌生。所谓“一言九鼎”、“千金一诺”都是用来形容信用的,像这样的词语不胜枚举。
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如此看来,信用或者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可现代社会却普遍缺乏诚信,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讲信用、守诚信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大多数人的心已经被利益所诱惑,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以获取最大利益为标准。那些不讲商业信誉、欺骗顾客的奸商,哪一个不是想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些不讲人格信用的政客,哪一个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政治权势?现如今,打开网页一看,虚假信息遍地都是,反倒是那些讲真话、诉真情的报道没有了生存地盘。大家全都活在一个没有诚信得、虚假的世界中。
可悲可叹,人既然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心安理得。但仔细想想,诚信的丧失也不能全怪人自己,这个社会本身就给了虚假很多空子可以钻。要想让人讲诚信,除了对人进行基本的诚信教育之外,也要从外部环境着手,建立一个诚信社会,但这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