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认识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建立在仁的品质之上的爱,是奉献式的真正的伦理之爱。仁作为爱的根基,存在于爱显现之前。有此根基,爱才有不竭之源泉,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以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6 17:15:14编辑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是儒家所宣扬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儒家伦理哲学的基础。仁,儒家对此并没有清晰、明确、完整的定义,大儒们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爱”是“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仁”中也含有一定程度的泛爱思想。儒家的仁,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政治理论和伦理观念体系。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只是作为达到"周礼"式的社会理想的必然途径。那要达到的,将是一种完美的社会制度,到处充满仁爱,和谐而安宁。


仁是仁,爱是爱,但是我现在认为仁便是爱,爱便是仁。仁者的最高境界在于爱,将自己视为天地间的一份子,已融为天地一体,因此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散聚,无所谓生死。爱的最高境界也包含了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你的邻人,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谦虚,勇敢,宽容,正直……心与心通过爱最后融合了……没有仁,何来爱,没有爱,怎说有仁。

认识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建立在仁的品质之上的爱,是奉献式的真正的伦理之爱。仁作为爱的根基,存在于爱显现之前。有此根基,爱才有不竭之源泉,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以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6 17:14:16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