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礼
我深刻地体会到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人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它是人生的“交通规则、行为规范。”欧洲学者曾提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大文明都消失了,为何中华文明能屹立至今,”
经深入讨论,最后总结: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这个结论非常正确。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这一句名言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的,也是对每一个人说的。是啊!没有礼貌在任何情况下都招人讨嫌。因此,我们学校为了我们的未来,特地编写了一本关于行为礼仪的书。书里不仅有《三字经》、《弟子规》,而且还有一个个充满哲理的故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礼仪是一种才干》这篇小故事。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元朝有个文人叫胡石塘,很有才华,在当地颇有名气,但不拘小节。一次,他胸有成竹地到京城应试,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了他。上朝时,胡石塘的斗笠戴歪了,自己没有察觉,结果因为他不拘小节,忽必烈没有用他。
看来,失礼是会使才干贬值的。怪不得孔子说事无礼则不成。没有礼貌再有才干也不会得到赏识。像我们学生即使再聪明,没有礼貌,老师和同学也会看不起你。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改选大队部。我是中队长,因此可以参加评选。但我有许多小缺点:不拘小节,做事马马虎虎,说话大大咧咧。虽然我有能力当上大队长,但我的毛病“拖了我的后腿”。看来,真和孔子说的一样,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唉,我得改改这些小毛病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文明人,一起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吧!记住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