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智: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在先秦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字虽然出现较早,但在西周以前,并不多见。只是到了春秋末期之后,“才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而首先把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则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孔子那里,“已经是一个明确的道德规范,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他把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智”,他说“知(智)者不惑”,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学》中讲“格物致之”。在封建时代专制主义的压迫下,“智”受到了极大损害,出现了迷信与盲从的劣性。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科学精神”,改革开放时代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于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孔子论述的智慧有五个方面:

一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不能不懂装懂,这就是聪明智慧的表现)

二是提倡通过学习求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喜欢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喜欢智慧却不喜欢学习就会带来放荡的弊端)

三是智慧可以从书本中获取,也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看多听,择善而从,是次一等的知)

四是要通权变。孔子赞扬“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通权变,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国家政治黑暗时他就显得愚笨,他的聪明别人是能赶得上的,他的愚笨却是别人不可及的.这里孔子赞扬人在政治黑暗时要保全自己,不与社会同流合污,不助纣为虐)

五是智慧不是万能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装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聪明才智能够得到了,但没有仁德保持就会失掉;聪明才智得到了,仁德能保持,但不能严肃认真地治理,老百姓也不回尊敬.聪明才智得到了,仁德也能保持,也能严肃认真地治理,但不能依礼使用百姓,也不算好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9:5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