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令华美,便容易失之于空言,不如实例。在下闻之,今仅贵州一省,就打响了一场抗旱之战, 贵州的山山岭岭中,在地方党委政府组织下为居民的送水、帮居民找水,力保不让一个人断水;西部大开发中山区新建的公路上,草绿色的军车送水车、红色的消防车、环卫部门的洒水车、各种满载着桶装水的货车、农用车、挂着水桶的摩托车,一辆又一辆,成千上万辆,向着灾区,向着极度缺水的深部山区飞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媒体发起“春雨行动”,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打井送水,为灾区民众捐赠急需的水、粮食等生活物资及善款;在各地同胞的帮助下,截至三月底,只云南全省就一共接收社会各界向干旱灾区捐款达六亿元人民币之多;更有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等五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影响区普降小到中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除此之外,各地市民们还自觉地加入到节约用水的行列中,用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身边邻里众人,是否都在讨论着如何省水?在马桶的水箱里放可乐瓶,洗澡时将盆浴改为淋浴,植物改养耐旱的……这些节水方法是否早已悄悄走入我们生活之中?答案是肯定的。
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之初是很难出现的,然而,正是中华传统义理近年来在国内的缓缓回复,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民,使得人们的行为越来越遵循道德指引,可喜可贺。